对于许多借款人而言,个人征信已经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经济身份证”,在征信报告上,不仅有个人基本信息、配偶信息、负债信息和对外担保信息,甚至连水电费缴纳、法院判决信息、被执行信息等都能直观清晰地反映出来。此前还有新闻报道某省份的电信公司还将用户的电信话费使用记录与个人征信关联,引起了一番热议。
那么在个人征信如此重要的情况下,咱们应该如何保护好个人征信,如何避开“雷区”呢?
第一:逾期还款要不得。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说的就是一个人诚信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金融系统里,包括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绝大多数机构已经将数据报送至人行征信系统,比如2020年开始,一些曾经“非法经营”的P2P网贷机构,也在对接征信系统。所以,对于借款人来说,要注意区分不同金融机构针对贷款逾期的措施:
1、银行信用卡:一般情况下有2~3天的缓冲期,比如每月1号还款,但是忘记了,银行会给出缓冲期,在缓冲期内归还也是不上征信的,但还是不建议发生逾期的情况。
2、银行贷款:一般情况下银行贷款没有像信用卡那么人性化,有的银行在贷款还款提醒短信里就写明白了,逾期一天就会上报征信系统。
3、网贷:网贷机构则比较复杂,我们要先查看自己的借款合同或者协议,找到资金提供方,如果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提供的资金,那么绝对是要上报征信的,如果是地方金融小额贷款公司,则要致电客服询问清楚。
第二:查询征信过于频繁。
正常情况下,只有申请贷款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查询征信。
一般查询贷款记录,信用卡记录,担保资格等,随着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包含的方面也会越来越多。
征信机构本身是没有限制查询次数的,但是如果短时间内查询次数太多,比如半年内超过9次或者一年内超过15次,那就会让放款机构误以为你这段时间内向多个平台贷款,银行为了避规风险他们就可能不会放款给你了。所以说,除非必要,最好不要频繁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第三:为他人贷款提供担保。
在生活中,为了维护亲朋好友的关系,难免会遇到朋友请求你给他们担保的情况,但是要注意,担保行为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被担保人还不起银行的贷款,银行在催收无果之后,便会向法院起诉,届时债务会成为担保人和被担保人的共有债务。即:谁有钱找谁还款。
不但如此,如果我们为他人提供担保了,其借款也是会反映到我们的个人征信上的,在我们自己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这笔担保借款会算作我们的负债,加大银行下款难度。
综上,以上几点都是雷区,应尽量避免踩雷。在生活中的“小便宜”很多,比如租借移动电源、贷款、信用卡使用、找工作,甚至是办理签证、租车、订房乃至征婚,一旦发生违约行为,都将会造成个人征信问题。所以我们要养成正确的意识和习惯,合理消费,不要有不良信用行为,维护良好的征信记录,积累信誉财富。
???